葉如凡 | 口語表達訓練師
  • WHAO® 團體課程
  • Podcast
  • 勇氣投稿區
  • 勇氣專欄
  • 溝通文章集
  • 主持/配音作品
文章集 - 關於溝通、關於人際
修煉溝通心法
成為更好的自己!​
訂閱電子報,追蹤最新文章

水星逆行,你需要注意的溝通秘訣!

11/23/2018

0 評論

 
當占星專家呼籲大家小心溝通不良時  我們該如何自保?
圖片
圖片來源:illustAC
這幾天紛紛看到到許多友人在網路上大嘆:「水星逆行的力量開始發威了RRR!」,唐綺陽國師、蘇珊米勒大師等各派占星專家也都不斷提醒大家,水逆期間要謹慎預防3C產品當機的問題,也要注意人際間容易產生溝通不良的危機。
 
關於3C產品問題的預防,我們可以比平常更注意咖啡不要放在電腦旁邊(以防潑灑)、手機要特別留心不要放在太淺的口袋裡(以防摔落)等等;而關於人際溝通不良的問題,有哪些是我們可以更加謹慎留心的呢? 
1.「停、看、聽」三原則,避開說話地雷:

水逆期間容易心浮氣躁,此時更要小心一時口快、踩到對方的地雷(爆)!

​在溝通的過程中,可使用「停、看、聽」三原則:放慢說話的速度,觀察對方的眼神、臉部表情、聲音情緒,留多一點的時間傾聽對方的想法,將可幫助自己在對話的過程中,了解對方的個性與底氣,避開敏感性話題,就能減少誤踩地雷的可能性。
2. 小心對方有聽沒有懂,準備「口袋問題」讓溝通事半功倍!

​在職場裡,常常需要的是部門間、人際間的協力合作,才能將專案順利推進。

當我們向不同部門說明跨部門專案該如何合作,或是長官向屬下、助理交辦任務時,是不是常常會發生「我當初跟他講A,啊他怎麼做成B?!」的情形?然後不明白對方「不懂為什麼不問?」,結果事情沒做好,還要再更耗費心神去補上溝通不良所浪費的時間成本。
 
其實溝通不是單向的,是需要兩方一起參與的。如果能先從對方的角度思考,換一種解說方式並且用問題鼓勵對方提問,將有助於提高溝通的效率。
 
當我們向對方口頭說明事情,或是設計精美簡報的時候,要先注意溝通邏輯是不是自己的慣性思維或本位思考框架?對方的背景與思考框架真的能理解嗎?

例如:公關部門習慣的活動流程「通常」都這麼走,但對資訊部門來說並不如此;又例如:長官思考事情的角度是管理面,屬下思考的角度是執行面。
 
而在溝通的過程中,也要小心開會時間冗長,或權力不對等(例如長官對下屬)等原因,會讓對方產生「暫時同意」或「低頭猛抄筆記求認同」的反應,而不是真的理解。

​此時我們可以向對方提問,確認對方是否了解這次溝通的目的(執行專案的目的)以及了解的程度,確認對方在執行時程、執行方式有沒有問題或疑慮;用事前準備的口袋問題,主動幫助雙方釐清溝通的內容,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對方提問,將能有效降低後續反覆溝通的成本。
 
另一方面,用口袋問題向對方探詢真意時,也能幫助自己確認,對方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(職場腹黑學)。若對方是裝不懂,或許他是另有考量、目前並無溝通誠意,那麼這場溝通可以先見好就收,省下時間給自己思考其他溝通的方式、再接再厲。
3. 正視「我的溝通目的」與「對方的感覺」,減少言語衝突:
「你說這些話的目的是什麼?」
「你為什麼想對對方說這些話呢?」
這些是我在課堂上,經常問學員的問題。
 
在以人際溝通為主的工作領域中打滾,我深知說話的目的和感覺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
和朋友閒聊打屁談八卦,有著「求認同」、「求快樂」、「求分享」的目的;在職場上找人開會、討論商量,更有「求協力合作」或「求解決問題」的目的;而為了達到我的溝通目的,常常需要刻意練習:正視並處理對方的感覺。
 
若在溝通過程中發現對方情緒緊張,請一定要提醒自己先放慢速度、停下來,留個時間傾聽對方的感覺與想法;往往對方最感覺不對、最在意的點,就是突破溝通或談判最重要的關鍵!

處理好對方的感覺,不但能降低言語衝突的風險,也能達到我們的溝通目的,何樂而不為?
 
寫到這裡,很汗顏的是,就算我極力避免激怒別人,也總是會有被人激怒的時候,而且很常。(笑)
 
那麼,我該如何避免自己和別人衝突呢?
 
無論感到「啊咂」或是「憤怒」的情緒,我會先刻意讓自己回頭想想:「我的溝通目的是什麼?」

如果這次只是朋友閒聊、求快樂,結果被對方惹得不高興,代表本次溝通目的不達(不快樂),我會先藉故離開,再等待時機向對方說明我的地雷區(第二次溝通目的:求理解),幫助雙方建立信任與情感、經營長期的人際關係,而不是一時貪快、爭一口氣的言語衝突。
 
而如果這次我的溝通目的是要和對方合作一項專案,卻被對方出言不遜所激怒,那我會逼自己更聚焦在處理事情(本次溝通目的)。

因為若能盡快且有效地完成這項專案,日後就能減少和對方相處的機會、相忘於江湖,也不用現在就費心和對方動怒較勁;也或許因為專案進度順利圓滿,一切雲淡風輕,雙方倒成了不打不相識的好夥伴呢!

---

以上的經驗分享,可以看出說話與人際溝通都是需要方法,並且刻意練習的;在這裡要先祝福大家從容又自在地度過每一波水逆,享受和諧的人際關係!

​若正在看文章的你,在水逆期間有特別溝通不良的困境,歡迎留言給我,一起來拆解難題!
 
又,如果在水逆期間已嘗遍各種不順遂(泣),覺得心好累不想面對其他溝通危機的話,其實水逆本身倒是一個很好的緩解溝通理由:
「既然水逆期間要小心溝通不良,
​不如我們先坐下來一起喝杯咖啡再說吧!」
— — --
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,在生活或職場中曾遇過什麼溝通難題呢?
歡迎在下方留言回覆,讓我們一起拆解溝通困境,提升溝通效率,強化人際關係,成為更好的自己!

若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歡迎按讚、分享給更多朋友瀏覽唷!
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,其他文章合作方式請洽作者:eltha0122@gmail.com

RSS 訂閱

0 評論



發表回覆。

    作者 - 葉如凡

    溝通策略顧問
    /口語表達訓練師 


    設計 WHAO
    ® 溝通策略邏輯與口語表達課程,分享溝通心法與工具技巧,幫助學員拆解人際溝通難題,一起朝著「更好的自己」目標前進。
    ​
    ​個人官方網站:
    https://www.fanfanyeh.net/ 。FB:葉如凡。IG:elthayeh。

    圖片
    點擊了解課程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溝通卡關
    突破自我
    職場溝通
    親子溝通
    談判技巧


      讀者意見調查:

    送出

    RSS 訂閱


  • WHAO® 團體課程
  • Podcast
  • 勇氣投稿區
  • 勇氣專欄
  • 溝通文章集
  • 主持/配音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