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評論
練習不問「為什麼他就是聽不懂?」 圖片來源: illustAC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溝通瓶頸或難題時,除了需拆解溝通對象的個性背景與談判需求之外,往往也需要的,是先內求反思自己的個性亮點與黑洞;因為人與人的溝通是互相的、雙向的過程,若是我們的內心小劇場演練過激,對溝通對象產生了抗拒埋怨、甚至仇恨心理,這反而是溝通的最大阻礙。
「為什麼他就是聽不懂我說的話呢?」 「為什麼他就是不願意配合呢?」 「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多,他還是不能理解我的心意呢?」 當我們不斷自問自答,開始埋怨為什麼對方無法溝通、為什麼總不合我意的時候,常常會愈想愈受傷,讓人特別困惑生氣... 當我們知道說話需要勇氣 溝通更能從「心」出發「要和別人說話時,你會感到害怕或擔憂嗎?」 微微皺眉、帶著有點不安的眼神,像是正在聆聽心中真實的聲音,又害怕被看到真實的自己;這是我在口語表達團體工作坊中,那些舉手表示會害怕說話的學員們臉上,讀到的相似神情。
「害怕說錯話」、「害怕被否定」、「害怕得罪人」、「害怕說得不好」、「不知道別人會怎麼想」、「擔心和別人不一樣」…我請學員們以不記名的方式,寫下害怕說話的原因,不同顏色的便利貼承載著大家不同的擔憂,害怕說話的理由有千百種,但害怕的心情是一樣的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