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節剛過、春暖花開,許多學生和上班族也開始為下一階段的求學、求職/轉職準備面試。而近期正好也是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時期,來找我上一對一模擬面試課程的學生,都不約而同地問起一個問題: 「老師,如果要配合防疫、戴口罩面試的話,說話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嗎?」 一起來看看戴口罩面試需特別注意的溝通撇步吧! 1. 注意說話音量:口罩的遮罩性會讓說話聲音變小
1 評論
在這個通訊軟體愈趨發達、人際溝通的方法愈漸多元的時代,如何應用「溝通策略邏輯」,提升我們的「工作效率」呢? 在這個人手一機(甚至多機)、通訊軟體愈趨發達的時代,人際溝通的方法愈來愈多元,我們每天都熟練地使用不同的工具和人溝通;但是,「工作效率」真的提升了嗎?
昨夜加班趕工的你,今天帶著早餐匆忙趕到辦公室,還來不及喝口水,廠商的電話、主管的臨時會議、客戶的line訊息(已讀卻來不及回)接踵而來。 更令人沮喪的是,明明都是已經講過的事情,為什麼對方就是聽、不、懂?明明昨天都說「好好好」,為什麼今天就翻盤? 每天都深陷重複溝通的惡性循環,難怪事情都做不完… 練習不問「為什麼他就是聽不懂?」 圖片來源: illustAC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溝通瓶頸或難題時,除了需拆解溝通對象的個性背景與談判需求之外,往往也需要的,是先內求反思自己的個性亮點與黑洞;因為人與人的溝通是互相的、雙向的過程,若是我們的內心小劇場演練過激,對溝通對象產生了抗拒埋怨、甚至仇恨心理,這反而是溝通的最大阻礙。
「為什麼他就是聽不懂我說的話呢?」 「為什麼他就是不願意配合呢?」 「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多,他還是不能理解我的心意呢?」 當我們不斷自問自答,開始埋怨為什麼對方無法溝通、為什麼總不合我意的時候,常常會愈想愈受傷,讓人特別困惑生氣... 當我們知道說話需要勇氣 溝通更能從「心」出發「要和別人說話時,你會感到害怕或擔憂嗎?」 微微皺眉、帶著有點不安的眼神,像是正在聆聽心中真實的聲音,又害怕被看到真實的自己;這是我在口語表達團體工作坊中,那些舉手表示會害怕說話的學員們臉上,讀到的相似神情。
「害怕說錯話」、「害怕被否定」、「害怕得罪人」、「害怕說得不好」、「不知道別人會怎麼想」、「擔心和別人不一樣」…我請學員們以不記名的方式,寫下害怕說話的原因,不同顏色的便利貼承載著大家不同的擔憂,害怕說話的理由有千百種,但害怕的心情是一樣的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