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如凡 | 口語表達訓練師
  • WHAO® 團體課程
  • Podcast
  • 勇氣投稿區
  • 勇氣專欄
  • 溝通文章集
  • 主持/配音作品

【勇氣14】|行動機會(一)|當我嘗試改變,機會就在眼前

7/4/2022

評論

 
在課程中,常常有學員會問到:「老師~妳印象最深刻、和人溝通的經驗是什麼?」,我都會分享這一段小故事:在很久很久以前…有一位菜鳥記者的名字是如凡(94我本人)。剛入行的時候,我主要是負責採訪台北市、新北市的市政新聞,在市府呀、市議會呀,還有雙北的大街小巷穿梭走訪...
​有一天呢~電視台的長官緊急要我支援採訪立法院的一條新聞,主題是當時在社會引起高度關注的「美國牛肉是否要開放進口?」的案子。
 
那時候,很少走訪立法院的我,跟委員們都不太熟悉,所以接到這個任務實在是有點皮皮剉。尤其,我又有一點「臉盲症」…很難快速記憶別人的長相(掩面)。於是,我趕緊先找到立法院的網站,下載每一位委員的照片,反覆確認和記憶他們的面孔,這樣採訪的時候才不會找錯人、或是叫錯名字。
 
這個時候,長官走到我的身邊跟我說:「唉呀!這一條妳先不要跑現場,直接電話訪問黨團總召就好,把握時間,趕緊去打電話了啦!」
 
「呼!」我默默在心裡鬆了一口氣,拿到某黨團總召委員的電話號碼後,就趕快躲進剪接室準備電話訪問錄音。撥電話之前,我再謹慎地複習了一下這位委員的資料:男性,在政界的資歷十分資深,是位長輩。
 
當時,我心裡想,既然沒有到現場訪問,少了「見面三分情」,沒辦法展現我的親切笑容跟委員互動,那我在電話裡的語氣一定要很有禮貌,聲音也要表現出我有新聞專業的感覺才行!嗯,我準備好了,我要按下通話鍵了!
點此收聽有聲版
​「嘟…嘟…」在兩聲嘟嘟聲之後,電話被接起來了。

「喂~哩厚。」(台語:你好)
「喂…委員,您好,我是公共電視台的如凡!不好意思,要打擾您幾分鐘的時間。是這樣的,有關『美國牛肉是否要開放進口』這個議題,我們想邀請您接受電話訪問,不知道您現在有時間嗎?」

我很滿意,我認為這段開場白真是太有禮貌了,而且聲音很好聽、聽起來很專業(笑)。
 
「挖金嘛底勒窺會,謀營喔,多蝦,再會~」(台語:我現在在開會,沒時間喔,謝謝,再會)
「喀。」我被掛電話了…。
 
原本還傻傻地笑著的我完~全笑不出來了,眼角的餘光瞄見攝影搭檔正站在剪接室的門口,用無語的眼神盯著我看,看我這個菜鳥弄一個電話採訪到底要弄多久。畢竟,我的採訪一直沒完成,就會壓縮到他剪片交帶的緩衝時間;而距離午間新聞的播出,只剩下1個小時了!
 
這下真的不得了,我已經沒有時間沮喪,沒有時間緊張。我必須馬上做出改變,採取下一個行動,才有另一個機會。
 
我試著冷靜想了想,剛才那通電話我表現得很有禮貌呀,是哪裡出了問題呢?難道…會因為太有禮貌,反而會讓委員覺得我很菜,沒辦法信任我,所以不接受採訪嗎?那不然,我假裝跟他很熟,再試試看?調整一下聲音,表現得老成一點,再試試看?
 
沒有太多時間考慮了,我直接就再撥了一次電話給委員。
「嘟…嘟…」

「喂~哩厚。」(台語:你好)
「喂~委員~我公視如凡啦,我們家要做個電話採訪,問一下美牛的事情,等下中午就要播了,委員可以給我3分鐘訪問一下嗎~?」
「喔喔,啊妳說妳是哪裡?歹勢啦~我剛才沒聽清楚餒!」
「我公視的如凡呀~時間太趕,就沒過去找委員抬槓,我們直接做電話訪問可以嗎?謝謝委員的幫忙呀~~」
「喔喔…如凡喔,我剛才沒聽出來啦!好啦,美國牛肉嘛,啊現在開始錄音了嗎?」
「嘿對啦,啊委員準備好了的話,就可以直接跟我們講一下黨團這邊目前對美牛案的立場是什麼,我就開始錄音了。」
「好,針對美國牛肉案吼,我們黨團這邊呢,主要是有幾個原則啦,啊首先就是…」
 
我屏住氣息,一邊專心聆聽委員的回答,一邊手寫記下要選用的重點。採訪完成後,我將帶子連同速寫的新聞稿一併交給攝影搭檔,錄完口白、上完字幕,確認帶子有交到編輯台,我這才喘了一口大氣,回想一下剛才到底發生什麼事情。
 
關於這通電話,我原本以為和想像的溝通方法是:只要很有禮貌,而且表現出一副專業的新聞人的樣子,就能表達誠意,完成採訪。殊不知,這個禮貌和專業的說話方式,反而成為了一種距離感。
 
而當我跳脫「我以為」、「我認為」的思考,嘗試另一種不習慣、不太熟悉的「自來熟」語氣說話時,聽起來輕鬆、自然的感覺,倒是可以幫助對方解除一點防衛的心情,自在地表達。
 
原來,只要願意嘗試一點改變,只要再願意嘗試付諸行動,就有可能為自己創造下一個機會。
 
這就是印象最~深刻的溝通小故事,因為在這通電話採訪的經驗之後,我開始學著練習觀察和感受不同對象的說話方式;練習在對話的過程裡,有意識地依照對方回應的感覺,適時調整我說話的聲音表情,為對話創造合適的氛圍。並且,也學習到要保持一顆開放的心,時時提醒自己:
「只要願意嘗試一點改變,就能為自己創造下一個機會!」
【行動機會(一):嘗試改變,為自己創造機會】
​當「我以為」、「我認為」的溝通方式無效時,
我試著提醒自己:
「跳脫過去的想像,探索新的方法。」
 
嘗試一點改變吧!
用行動為自己:創造下一個機會。
​#溝通的勇氣 #行動 #機會 #改變
#說話 #表達 #溝通 #聲音表情 #人際關係 #自我成長
#溝通策略 #說話教練 #口語表達訓練師
圖片
評論

    作者

    葉如凡,溝通策略教練/口語表達訓練師,《溝通的勇氣》Podcast 製作人。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思考練習
    溝通心法
    行動機會

      追蹤勇氣

    訂閱電子報

    RSS 訂閱


  • WHAO® 團體課程
  • Podcast
  • 勇氣投稿區
  • 勇氣專欄
  • 溝通文章集
  • 主持/配音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