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 #溝通的勇氣 podcast節目有收到一位聽眾朋友的投稿來信。他在產品銷售的工作中,被客戶拒絕的時候,說話總會開始變得支支吾吾地,沒辦法進一步和客戶互動、了解客戶,所以想問問如何累積 #被拒絕的勇氣 。
我想先謝謝這位聽眾朋友願意和我分享你的故事,而我也想和你聊一聊,關於我的一段故事: 我在出社會的時候,第一份工作是電視新聞記者,跑政治線... 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沒有在玩線上遊戲呢?有需要和遊戲裡的小夥伴們一起組隊打怪嗎?我目前玩的遊戲,在不同賽季都會遇到不同的公會小夥伴;一季30天的賽事,前7天就要和陌生的小夥伴們培養出一定的默契和信任,才能在戰鬥中,比敵人快一步搶得先機,拿到勝利!
我們在賽季中的公會人數大概有100多人,來自不同國家,使用不同語言,短時間內要有默契真的超~難! 而我發現能拿到冠軍寶座的公會,除了有少數的錢錢戰士(笑)壓陣之外,更關鍵的是... 在生活中,我們常常會聽到「和人溝通要學習換位思考」的這個道理,但是實際上,「換位」到底要怎麼練習?怎麼換位,才是真的有換到位呢?在這裡,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個「小明和300元美金」的故事:
在某個風和日麗的夏日早晨,小明在清涼的噴水池旁邊散步。突然,池中央出現一道光芒,美麗的女神從 #800英呎 的高空 #降落 到小明面前。女神對小明說:「小明啊小明~因為你一直與人為善,所以我有禮物要送給你。在我手中,有『300元美金』和『3隻剛出爐的窯烤雞腿』,只能二選一,你要選哪一個當作禮物呢?」 我們一起來猜猜看:小明會怎麼選呢~?答案是... 在上一篇文章裡,我們聊到一對夫妻與一個碗的故事~故事的最後,我才聽到老婆說,其實她不在乎老公拿來的那個碗有沒有正確無誤,她只是想…想知道老公對她的重視和在乎的程度而已。
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?在一段親密的人我關係裡,就是會很想知道:「自己在意和重視的人,對我們究竟有多在乎?是不是也和我們一樣在乎這段關係呢?」 我當然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惑,並且絞盡腦汁地想從生活裡的各~種蛛絲馬跡,尋找所謂我們相愛、或是互相在乎的證據和答案。直到有天,我突然接連想到了幾個很恐怖的問題... 在整理學員們遇到的溝通難題時,看到頻率最~高的一個問題就是:「唉!為什麼對方都聽不懂我說的話呢?」其中,有一對夫妻和一個碗的故事,是這樣的…
某個傍晚,老婆在餐廳一邊用平板看韓劇、一邊餵小孩吃水果,轉頭發現手邊少了一個用來盛裝果皮的碗,她就對躺在客廳沙發上玩手遊的老公說:「老公你去廚房幫我拿那個盛湯的碗過來。」 老公起身去廚房,拿了一個碗來到老婆眼前。老婆嘆了一口氣:「這個碗這麼小,怎麼會是那個盛湯的碗呢?」老公看著手上的碗說:「家裡的碗這麼多,啊我怎麼知道妳要的是哪一個碗?」老婆提高了一點音量:「就是我們平常煮好湯,會先用來盛湯放涼的那個碗!」 老公走回廚房,打開洗碗機和櫥櫃再看了看,遲疑地問老婆:「啊是什麼顏色的?有什麼花紋嗎?到底是哪一個碗?妳之前放在哪?」 老婆聽到老公提出的一連串問題,便也不耐煩地大聲喊出來... 前一個心法和大家聊到了「時間魔法」之後,我又再次感受到時間魔法的威力!怎麼說呢?這陣子我陸續和幾位「又老、又新」的朋友聊天:
有20歲就認識的同班同學,我們都知道班上有彼此的存在,但因為沒有什麼交集,所以…好像也可以說是不認識,只是知道名字和長相而已(笑)。10幾年過去後,沒想到我們可以大方地談論生活的改變,分享心情還有互相學習,然後笑著跟對方說:「很高興終於有機會能認識你!」 也有從14、15歲就認識的朋友,小時候就很熟、感情很好,常常玩在一起瘋... 你相信魔法嗎?我信。
我相信的第一個魔法,是「月光魔法」(認真)!小時候的我是美少女戰士的瘋狂粉絲,各種貼紙、貼紙簿、護貝卡、海報、郵購紙書籤(笑)、卡片、墊板、資料夾,還有在學校對面的動漫文具店,用存好久的零用錢買的原聲帶CD片和錄音帶,統統蒐集起來!(美戰粉統統站出來RRR!!!) 晚上睡前的魔法儀式,就是要把頭髮綁起來,右手高舉直笛,站在床鋪上360度大轉一圈,在心裡默默喊著「變身!」(只能默默喊,不然會被罵XD),瞬間覺得自己充滿力量(而且漂亮),再心滿意足地、笑嘻嘻地蓋上被子安心睡覺。 小小葉如凡長大後,發現了自己的軟弱和有限...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類似的經驗?和他人聊天、分享想法的時候,遇到同頻率的人,能聊到一塊兒去就非常開心,巴不得一直講一直講,好像講個一百零一夜都可以!
但若遇到觀念不同的人,聊到後來,會發現開始有僵持的空氣,凝結在你一言、我一語的間隙中,這種對話氛圍就像一顆持續擴張的巨型沉默泡泡,戳破了像一場爆炸,不戳破則讓人感到窒息。 我通常不會當場戳破這顆泡泡,所以常常感到窒息(笑)。 面對對方張牙舞爪地說:「你好奇怪,你為什麼想得都跟我不一樣!」, 我會盡可能擠出調皮的表情回應... 和人溝通真的心好累喔…每一次溝通前,都需要先做一堆事前準備:整理自己的思緒和想表達的內容,覺察自己的恐懼,還要先預約閨蜜好友當我的樹洞聽我事後訴苦…。
開口表達和溝通的時間可能只有短短10分鐘、20分鐘而已,但只有我自己知道:為了承擔「自己和別人不一樣」的壓力,需要耐得住「被對方拒絕或否定」的負面情緒,更要學習試著「相信對方會傾聽我的想法」,以及「相信有被理解的可能性」。 說出口的那幾句話,其實都是在我腦中小劇場,沙盤推演千萬遍後累積的勇氣。 那麼,回頭想想... 還記得在學生時期的某個暑假,我和閨蜜們向通識課同學借了隔壁系所門卡,想去傳說中俯瞰校景最好的頂樓探探。
「嗶」聲一下,門一開,我還沒緩過神來,她們便迅速地找到了樓梯口,連跑帶跳地往最接近陽光的頂樓奔去。 「跑最後一個的人要去跟喜歡的學長 #表白 !」第一個抵達的閨蜜W回頭向我們喊聲。她的頭髮被風吹起,兩頰被太陽曬的紅暈,臉上那抹得意的笑,是專屬於青春的朝氣。我氣喘吁吁地跟上,確認了她們的眼神和人數:好的,我就是那個跑最後一個的人。我恨透了我那差勁的方向感... 在我自己的生命經驗裡, #恐懼 常常是阻礙我決策和行動的小魔鬼。他看起來…怎麼說呢?不像電視上演的那種頭上長角、背後有一雙黑色翅膀的那種小魔鬼。他長得其實和我很像(當然,我覺得本人還是比他好看),他也會模仿我的穿著打扮,試圖讓我以為:他就是我。
小魔鬼的表情看似一派輕鬆,掛著親切又喜悅的笑容,讓我很想再靠近他一點。我的視線不自覺地會追著他,看著他飛來飛去,喔,或更精確地說,是跳來跳去。他發現已經成功吸引我的注意力之後,便開始找盡各種理由告訴我:「面對眼前的課題啊~不要這麼做、也不要那樣做,最好是什麼都不做。」 他最喜歡我不採取任何行動,不發表任何想法,乖乖待在原地就好。因為這樣就不會... |
作者葉如凡 |